4.25.2017

觀音山 - Feb. 2014



沒重點的相片遊記死寂三年之後竟然又堂堂更新了!



脊椎側彎的蘆洲捷運站。



蘇黎的蘇黎市



搭了一段公車,今天就這樣這樣走,目標八里渡船頭

2.20.2017

Decolonization and others

文/梭雷博士   原文發表於 FEB. 28, 2016

第一次覺得自己對後殖民主義有個粗淺的瞭解,其實是不太久以前的事。那是在讀研究所時,開始拿了些校內外文學獎之後,忽然覺得慚愧,想要多讀文學書了,於是就不定期找書來看。陳芳明的〈我的後殖民立場〉,高中時就讀過了,但其實是在這段時間裡重讀,方才心有所得。那大概就是我了解後殖民主義的開端。

遺憾的是,也是到了那個時候,我才漸漸懂得去讀思想性的文章。雖然大學曾輔系哲學系,但其實大學部課程的訓練模式,以及我的悟性,皆僅及於分辨幾種對立之抽象概念,至於比較複雜的文本之理解,現在回想起來,則根本是囫圇吞棗。唯有年隨增長,才發覺與這類知識相見恨晚,於是就在離開校園前的一兩年,各種壓力、創傷、離別、以及對政局與未來的不安想像齊聚而來的那一大段時間,我就白天畫電路,晚上打電動,深夜才讀書,讀完方能入眠。

先是抓了幾本台灣文學和歷史有關後殖民論述的書。又看友人餽贈的《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簡體中文的,翻譯有時很怪,但我硬是反覆看了好幾次,覺得自己真的有學到東西了。那是一個文青在自認為文青很久以後,終於對文青界常聽到的人物與專有名詞的認知從無到有的一個開端。

然後就想看英文的東西了。過程類似,就先是不斷地 revisit 以前讀過的英文詩,兼而 google 看看文學理論,也只是掌握一些單詞,便突然間有想去修外文系的課的慾望。不過那時畢業要緊,這個念頭就打消了。

我的英文閱讀能力很差,狀況好的時候一次可以讀個兩三頁,但遇到艱深處,大概看個兩三句話就累了。用這個速度來算,一本專書要讀好幾年,也就是一輩子根本讀不了幾本書。就算退爾求其次,假設每本書只讀其中一章,甚至只讀序,所耗時間還是可觀。而那些思想家提出的名詞被廣泛流傳,在網路筆戰裡輕易地被說出,偶爾我也想站出來指指點點,但我已經變得更加懦弱了,至少已經真正在閱讀艱深文本的過程中覺得自己渺小了。

然後在這個閱讀的過程中,不知道為什麼,我只覺得後殖民主義的論文特別艱深,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為時間比較晚,文章往往預設讀者已經嫻熟之前的各種主義,但這對於我這種只在深夜讀書的人而言,談何容易。第二個原因是我其實想牽拖一下,理工人的頭腦對理解歐陸哲學真的有一種想像不到的困難。

在英文著作裡,薩伊德 (Edward Said) 的《東方主義》無疑算是很親民的了,這也是它會變成經典的原因之一吧,我這一年來經常閱讀,雖然進度還不到半本。另一個被文本裡的被殖民書寫深深打中的經驗,是有次出國開會,我溜到他們的城市圖書館裡,隨意翻到林玉玲(Shirley Geok-lin Lim) 的散文,她用溫柔的口吻,道出她身為華裔女孩,成長於英屬馬來西亞那段貧困的幼年經驗。她在天主教學校學英文,讀英國人的詩,然後開始有成為作家的夢想。她說到她在十二歲那年第一次投稿成功,她寫的英文詩被英文報紙《馬六甲時報》錄取時,那個一輩子也忘不掉的欣喜:她馬上拿稿費買了麵、冰淇淋、酸梅和 dried orange peel,和那騎腳踏車去郵局幫她投稿的弟弟飽餐一頓。

大概這個關於殖民的隱喻太接近我的生活經驗,也突然幫我說出了太多事,我看到這邊不知道為什麼就在圖書館偷偷哭了,眼淚過了一陣子才停下來。

這算是最深刻的經驗了。但也是透過其餘斷斷續續的閱讀,終而我能像許多知識份子一樣掌握我們的歷史還有當下那個殖民幽魂的存在,然後也已經完全認同這些論述,也完全支持一定得讓這個殖民政權消失。唯一想抱怨的只有,這個過程真的很難,也如前所說,後殖民主義的文本大多都好艱深,現在我還沒有信心提出什麼看法。

抽離自己來看會覺得更恐怖。小時候讀中國人的書,開始想寫作之後,喜歡陳之藩余光中等,對失根的蘭花的隱喻有些模糊的解讀。再長大之後,就讀微積分電子學了,自忖愛智,自詡文青,或書憤,或遣懷,知道歷史,痛恨獨裁,作文比賽都沒問題,但竟然還沒能有彈性地理解歷史,講清獨裁政權的邏輯,乃至於與當代思潮對話。反正我以前就在批兔罵兩蔣以及被罵了,都以為自己高等清流,但其實趴數還是有差。

更更恐怖的是,假如我勉強可算是會思考的人,若我覺得難,那麼對普羅大眾來說更是何其難啊。太容易太自然地繼續樂於壓抑自己,然後事事只論經濟,搞不清楚自己國家的根本問題出在哪裡。想到這裡不得不感嘆兩件事,第一是感嘆此殖民政權灌輸意識形態功力之高,第二是感歎解殖論述在打破此局面之無力。大概就像傅柯講的吧,合法的科學性的知識就是有行社會控制的目的。只是這個想法套到解殖論述也行得通吧,傅柯也不辯護了,我們甚至幾乎沒有思考策略的餘地。是以目前解殖論者於網路上之聲音走向封閉,似乎命中注定。

在這個過程中我還領悟了第三件事,跟去殖民主義沒有關係,但對我自己算是重要的。之前就常常想,像李家同寫《讓高牆倒下吧》、《陌生人》等書,能看見他在小說與散文的文本中彰顯超級深刻的社會關懷(很多專業作家都寫不到那麼深刻),但反而是他對社會問題發表意見的時候就常常出問題,敦厚一點說是失言,但有時更像是根本與時代脫節。又像清大彭明輝,其表達無礙,又善於利用資訊,文章大多是吸引人的,但他卻一直不能與讀者正常對話,而現在他的某些言論都要失控了。純粹直覺,我在他們身上看到的是一種濃濃的理工人的傲慢的知識觀。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這種傲慢我也有,也很嚴重,想在這裡紀錄一下。

這種知識觀是某些理工知識分子對人文學科的歧視。這裡所說的歧視絕對不是說覺得人文學科無用的那種歧視,這些理工知識分子根本極愛人文學科,但就常常抱持一種覺得人文學科「比較簡單」的認知,因而忽略許多沒想到的問題,看到真正艱深的文本,反而懶得認真閱讀,因為人文學科對這群人來講就是小確幸的存在。是以我們所知的那些溫文儒雅的科學家,人稱科學與人文兼擅的知識分子,或稱哲學家皇帝,他們在人文領域的貢獻,大多並未真正及於任何人文主義思想上的貢獻,而多止於那個或者小確幸,或者傷春悲秋,或者痌瘝在抱的那個抒情傳統上面,也就是文學。於是陳之藩的《旅美小簡》,李家同的《陌生人》,或者 Alan Lightman 的 Einstein’s Dream,都是別人寫不出來的好作品,但那比較是來自於他們易感的心靈以及流暢的表達能力,而不是因為他們嫻熟人文思想領域的知識。把這幾件事情搞混,乃至於歧視,或許也是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後遺症吧。

我在年少無知的時候,也常常去修哲學系的課,輕易享受拿高分電爆本系生的成就感,也因此覺得那些知識應該都一樣很簡單,我只要想學也都能會。現在多懂了許多東西,但成就感卻少多了,與而代之的,比較多是無力感,那個面對自己土地上沒有正義的歷史,面對那個抗拒新觀念的整個社會,每天在主業上忙到無力,如何改變的想法很多,但自知很難通過挑戰的無力感。

今年是2016年,今天是2月28日。昨天教官還在校園裡抓學生,今天教官一定放假回家睡覺了。等假放完,教官又將回到校園裡了。而我們的生活卻沒什麼改變,就只能一直努力,一直努力。

1.02.2017

待業三十三天

無意義的配圖

推文回收:
  • 待業第一天:一直接到電話「我們現在有一個保證還本122%的儲蓄險,你也知道現在大環境很不好,不知道您從事什麼工作呢」「我現在待業中耶」「喔是喔,那你也知道現在大環境很不好,之後有需要再聯絡吼(掛電話)」
  • 待業第二天:就算離職了,像「晚餐要吃什麼」這樣的人生難題還是好難決定。.
  • 待業第三天:詩集還有五十五本沒賣完好苦惱,明天去牯嶺街市集偷偷塞進別人家的攤位好了。
  • 待業第四天:我就是要成為那種很會被主流價值切成兩半又合起來依然完好如初的老派魔術大師。
  • 待業第五天:三一八時還沒畢業,兩年半之後才又得閒跑到立法院前。世界到底改變了什麼。今天聽到荒唐的口號「國民黨加油」。加油啊國民黨,世界還沒被你們毀滅,詩人為你們寫很爛很多的詩,隱喻就只是隱喻誠實就只是誠實。
  • 待業第六天:終於閒下來,清出四分之一的郵件,刪掉電腦裡面一千個以後也不會再點開的書籤,404,無名小站,八年遺毒,斷開三千世界的連結。
  • 待業第七天:面試被問「你做過最瘋狂的事是什麼?」腦中空白五分鐘之後,才想到這兩年不隨便當個賺錢的工程師,跑去做什麼詩人,印行三本詩集賠一萬多還沒收回來,這終究不算什麼太瘋狂的事。
  • 待業第八天:感冒兩天,努力償還兩年來的睡眠債。
  • 待業第九天:下一份工作似乎已經敲定/待業人生與台灣的民主一起走到了盡頭/圍毆我腦內的柯建銘/還好還有 Yo La Tengo。
  • 待業第十天:過得太悠哉,回老家進行焦慮爆表之旅。昨天只睡四個小時,高雄好熱。
  • 待業十一天:終於潛入路人咖啡舉辦網友見面會。跟高雄好不熟,終究我也只是個待業的路人。
  • 待業十二天:勞工體檢,兩年來身高多了 0.1  公分,體重增加 1.8 公斤,但其實都在誤差範圍內。我要把室友的零食吃光光。
  • 待業十三天:跟家人相處太久,突然有想上班的衝動。
  • 待業十四天:帶著一顆阿嬤種的高麗菜,再度回到台北遊蕩。
  • 待業十五天:新公司報到還要填寫兩樣興趣,我的興趣是待業以及寫離職信。
  • 待業十六天:雖然大概會遇到很多仇家,明天還是要去遊行,時局真是動盪啊~ 趕快約人一起去,不然又要瀟灑走一回(老師音樂請下)。
  • 待業十七天:放空到有點茫然,還好明天要去台中小旅行,順便參加「新世紀最實用的無用之物大對決」。
  • 待業十八天:不知不覺再過兩週就要上班了,我還有三十三件事沒做啊。待業三十三天前要做完的三十三件事,就算把他們做完也不會成為馬雲,比爾蓋茲,尚克勞德范達美。
  • 待業十九天:回想到底為什麼會這麼忙而覺得有點惱怒,但還會這樣想就代表其實也沒有真的超級忙。
  • 待業二十天:逛市場買菜,回家煮壽喜燒看日劇,大概還欠五百篇文要寫。
  • 待業二十一天:終於收到離職證明,想想很多事情都像鬼故事。
  • 待業二十二天:背包滿水重十六公斤,明天晚上煮塩味雞肉鍋。
  • 待業二十三天:我本來只想隨便當個忍者,順便賺點錢(結果變成縮在睡袋裡的卡卡西)。
  • 待業二十四天:沒想過百岳數就這麼增加到二十一,但是體力退化太多又摸黑下山,還好有看到螢火蟲,年度目標意外達成(?)
  • 待業二十五天:聊聊職場倫理低落被主管約談的經驗,結論是公司什麼都不會改變,應該是我要好好控制情緒,但我就是不會為了這堆破事控制情緒。
  • 待業二十六天:「請繳交一張個人生活照」啊我都沒有生活了哪來的生活照!
  • 待業二十七天:列好「待業期間要做的事」清單,結果就要睡覺了,應該把它列入「待業期間不要做」清單。
  • 待業二十八天:超熱冬至霧霾RUSH!
  • 待業二十九天:銀河文化衝擊,想吃吃看宇宙第一好吃的酸菜魚。
  • 待業三十天:梁朝偉~~~~~~~~~
  • 待業三十一天:琴棋書畫不會,洗衣做飯嫌累。
  • 待業三十二天:今年還是來不及找好房子,想要穿越到三十二天前告訴自己  1)待業久一點  2)先賺一億  3)波若波羅蜜。
  • 待業三十三天:今天飛回台北了,好想上班喔!還好明天就要上班了!待業日記連載就到這邊告一段落囉~(新垣結衣微笑)

2017 整備與野望

連續第三個跨年在家裡一個人看影集度過了!今年最後一天煮海鮮粥,配有點弱的 Doctor Who 2016 聖誕番~。

努力成為一個無聊的普通人也好辛苦。



流水 2016

一月 - 新年郊遊 阿里磅瀑布 / 台南公路之旅 / 石壁山 萬年峽谷 / 選總統 / 雪島 / 一片灰暗
二月 - 回家 / 台南大地震 / 大病一場 / 趕稿 / 大新老妹聚 / 閏年休日
三月 - 準備印刷 / 廣州行 / 包書寄件地獄 / 基隆和平島 / 產後憂鬱 / 三角崙山 五峰旗瀑布
四月 - 出版 / 又病一場 / 瘋狂面交 Rush / 含羞草
五月 - 巡迴打書行程開始 / 台中一日遊 / 有河玻璃詩 / 粉絲頁一週年 / 生祥 / 台大詩社
六月 - 整理人生 / yindi halda / 獅仔頭山 / 一本書店 / 小小書房 / 文藝青年的隕落
七月 - 忙碌工作 / 繼續與老朋友聚會 / 上班 100 週
八月 - 連續加班 / 勞工影展 / 用了兩年的 Moleskin 終於完結
九月 - 無情的求職齒輪轉動起來 / 中秋香港行 / 颱風一直來 / 龍宮瀑布 / 離職決心堅定
十月 - 面試狂的崛起 / 十月連休 / 向天池找小蝦怪 / 每個人都是一座冰山
十一月 - 離職倒數 / 繼續面試 / 內鳥嘴山 / 新山夢湖 / 待業33天啟動 / 牯嶺街市集
十二月 - 川普概念股 / 回家參拜之旅 / 凱道 / 台中梓書房 / 桃山+喀拉業山 / 廣州潮州行


年度 2016
  • 年度現場:生祥 - 圍庄 (但是風神125沒有大合唱令人小失望)
  • 年度樂團:Wintergatan
  • 年度詩集:孕婦 (自賣自誇)
  • 年度APP: Figure
  • 年度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
  • 年度粉專:戰鬥力只有五
  • 年度書店:梓書房、一本書店

清單 2016
  • 後馬英九時代,或稱馬後炮時代。
  • 開履歷之後有 8 家公司聯絡,另外也投了 4 家,排了 8場面試之後先這樣定下來。
  • 總之換了工作,暫時除去心頭大患,待業 33 天實在太短。
  • 小百岳 13 , 百岳 21。有點突然的武陵四秀選二之旅,零下八度的夜晚,看到螢火蟲和銀河,以及深刻感到體力下降的失敗。
  • 207.5 個工作天,工作 1770 小時,每天平均 8 小時 32 分鐘。明年大概就不會這麼爽了,哭哭。
  • 出國 3 次:廣州、香港、廣州(咦)。
  • 學粵語,講得毋係幾好。
  • 部落格文章 6 篇創下新低。
  • 每日一圖持續了四週年。
  • 出版第 3 本書,銷售量也是不怎麼樣,大概還差五千元才能回本。
  • 看了 10 部電影,6場表演,9 本書。

野望 2017

1) 已經完全放棄設定要看幾本書了......
2) 也完全不想面對進度落後三年的時空遊記了 (2014-2016)......
3) 只要可以大出清和有空找房子搬家就好......
4) Be a pro.


片尾曲

挑很久,先這樣。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LinkWithin